1950年,中国正式派志愿军入朝作战,然而这场战争对于我军来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太多的困难。入侵朝鲜的主力美军与中国过去遇到的其他对手不同,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美军在装备等各个层面都有着绝对优势。
可当多年以后,参加过这场战争的志愿军将士回忆起此战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志愿军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美军,而是朝鲜半岛糟糕的气候。
朝鲜战争中极具代表性的长津湖战役,就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缩影,正如志愿军将士们所说的那样,他们最大的敌人正是这恶劣的环境。
朝鲜半岛中北部有着众多的山区,地理纬度与中国东北相似,由于三面环海的因素,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异常寒冷。
1950年,朝鲜半岛迎来了5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许多地区早早就成为冰雪世界。这场战争爆发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多久,解放军大量的部队刚解放南方各省。许多部队要么还在南方剿匪,要么在当地休整。
展开剩余91%突然爆发的战争,迫使中国不得不短时间内抽调各路部队火速前往东北,这就导致许多还在南方的队伍,突然接到命令要立即从温暖湿润的南方,来到寒冷的东北。
——长津湖战役的主力第九兵团便是如此,这也给部队入朝作战留下了巨大隐患。
1950年10月,中央给九兵团下达命令,他们即将入朝参战。那时九兵团的部队正在山东一带休整,接到指令的宋时轮立即组织部队结束整训,火速动员部队向东北进发。
这一切过于仓促,以至于连部队的动员都需要边走边做。
可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的面前,九兵团的部队许多都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很多人可能活了几十年都没怎么见过下雪,按照计划部队将前往朝鲜东部的盖马高原,那里的温度已经到了零下三四十度。
因此,除了装备弹药以及日常所需的补给之外,冬装棉鞋等御寒的装备必不可少。可部队行动非常仓促,一应必备的物资都不够,在前往朝鲜的路上,大部分战士还穿着单衣。
第九兵团的第89师就是其中的典型,由于兵团下了命令,89师必须尽快入朝前往指定区域。在行军的过程中,师部的领导们意识到部队缺乏过冬的物资,很难适应朝鲜冰天雪地的环境。
89师的政委王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让部队抽出一天的时间停在沈阳。
作为朝鲜战场的主要后勤基地,东北各主要城市早早就做了备战准备,大量的物资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东北各重要城市,再加上此前日军以及国民党军队留下的物资,沈阳等地的物资储备还算丰富。
宋时轮率部入朝前,也曾向东北军区提起过物资的事情。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立即下令将军区仓库中存放的原日军大衣、棉鞋悉数调给第九兵团使用。可储备的这些物资,还远远不够大军所需。
89师在政委王直的命令下,利用这停留的一天尽可能搜集一切能过冬的物资,除了仓库里面调拨的物资之外,他们还想尽办法到其他地方筹集。
大家忙活了一天,总算让师里的战士们穿上了高寒地区的棉衣,只是筹集到的物资还是不够全师使用。部队入朝的时候,仍有许多战士没有拿到防寒装备,而且部队棉帽、手套这些装备都严重不足。
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将士们将棉服里面的棉花掏出一些,制作成御寒物品。就是在这种背景内,部队完成了最后的动员,与兵团的其他部队一起进入了朝鲜。
1950年11月7日,九兵团秘密入朝,各部队立即被朝鲜寒冷的气候震撼到,大家只能顶着这西伯利亚寒流继续行军。
与此同时,美军也有了新的动作,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美军出动了大量的飞机,对中朝边界朝鲜这一端的桥梁进行了大规模轰炸,这也导致志愿军入朝部队诸多补给线遭到了敌人的攻击。
已经入朝的九兵团就遭受了巨大打击,兵团的补给线遭遇空袭,运输的车辆基本被摧毁,只剩下了几辆。辎重装备彻底运不上去,大家见状只能把重武器和许多物资都扔在原地,全员轻装上阵继续行军。
89师等部队轻装携轻便伴随火炮徒步机动,朝着长津湖地区快速行进,按照兵团的布置,89师在新德里地区负责围歼社仓里的美军,然后与主力一起追击其余美军主力。
战士们一路急行军,很多时候都来不及吃饭,靠着这股精神他们与其他部队一样,都提前一周就抵达了长津湖地区的指定位置。
紧接着,他们便遵照命令在当地扎营,由于这一带气候异常寒冷,战士们基本就只能在雪地里露营。各部队都忍受着饥饿与严寒,为了不让美军发现,大家就只能咬牙坚持着。
1950年11月27日,早已等候多时的九兵团各部队按照命令对美军发起了进攻,敌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短时间内就被截成数段。
89师在社仓里面对的是美步兵第3师第7团,由于其他地方的战事非常激烈,89师被命令暂时采取守势。
随后,部队接到命令发起进攻,此前部队在雪地待命期间,王直就不断进行思想动员,确保战士们能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敌人。
可严寒还是给部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好在战斗开始后,89师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打得非常凶猛,部队还有了意外收获。
他们在一次战斗中消灭了美军一个运输大队,缴获了3000张羊毛军毯。见到这些战利品,王直做出了一个既大胆又看似荒唐的决定:他让人将这些羊毛毯全部剪成小方块,这件事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
毕竟这么好的御寒物品,就这么毁了实在可惜,面对周围人的质疑,王直没有动摇,他让人把这些毯子剪碎后,都发给了全师的官兵,后来正是这样一个决定,拯救了全师战士性命。
——由于战士们缺乏棉毛手套,许多人耳朵手脚都冻得很严重,王直让战士们拿这些羊毛毯碎片包手包脚包耳朵。
在他的指示下,战士们利用这些简陋的装备,有效抵御了严寒。89师在战斗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成功打退了社仓里的敌人,又参与到了柳潭里等地的阻击战中。
然而长津湖战役的走势却出乎大家意料,遭遇志愿军各部攻击后,美军虽然短暂陷入混乱,陆战1师等王牌部队也在战斗过程中损失惨重,但他们仍依靠着武器装备的优势,顶住了志愿军的进攻。
随后美军各部陆续撤退,志愿军全线反击,而许多部队此前强撑着已经损失极大,又在战斗中损失惨重,不少部队追击的过程中已经到了极限——只是89师则属一个例外,他们继续猛打猛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长津湖战役结束之后,九兵团下属的各部队都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正如许多老兵所说的那样,志愿军最大的敌人是这里糟糕的气候。长津湖战役期间,九兵团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古土里地区的志愿军阵地上更是出现了冰雕连。
从部队行军开始到部队进入长津湖潜伏,再到最后战斗,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一直困扰着志愿军。
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荒唐决定”的89师交出了一个出色的答卷,全师不但顺利完成了战斗任务,而且部队冻伤减员仅为40多人,他们成为兵团中非战斗减员最少的部队。
所以战后89师由于出色的后勤管理工作,受到了军、兵团首长的表扬。显然,部队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政委王直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从一开始认识到部队冬装不足,帮助部队在沈阳补充,到后面利用羊毛毯给战士们保暖。除了这些工作外,王直还做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工作。
部队入朝后,由于美军的不断空袭,导致兵团的常规补给线被切断,部队很难从后方拿到补给。王直在入朝的时候就注意在朝鲜的临时首都江界这里,囤积着大量的物资。
可东北军区已经无法提供车辆帮助运输物资,他便与师长商议后决定把89师的炮兵团改为后勤运输部队,利用炮兵团的骡马把这些物资运到部队。
这么做自然是非常冒险,等于削弱了部队的火力,可正因如此,89师顺利拿到了诸多重要的物资,反而保障了部队的战斗力。
为了确保后勤补给运输顺利,王直还投入了400多人专门负责运输工作,战斗打响后,部队的运输队除了负责后勤运输外,还承担起了伤员转运的工作,王直苦心打造的运输队抢救了大量伤员,成功确保部队的伤亡降至最低。
正因如此,89师并不是在长津湖战役中表现最出色的部队,但他们的工作却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整个第二次战役期间,王直与师长余光茂也成为兵团内为数不多因为此战而得到晋升的高级将领。王直更是战役结束后,就被提拔为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
作为一名征战沙场多年的老革命,王直能做到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奇怪,1931年王直参加了红军。进入部队后,王直在基层岗位做了许多的工作,从勤务员到宣传员,什么工作他都做过。
到了新四军时期,王直又被安排去做宣传工作,之后又负责了政工。在这类岗位上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也将许多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他的宣传画还曾得到毛主席的称赞。
此类文职工作他做得出色,并不意味着他只能做这些。
恰恰相反,王直跟着部队经历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条件最艰难的时候,他曾指挥部队打了许多硬仗,这也锻炼了他的军事能力。
抗战期间他也多次指挥部队与日伪军作战,虽然自己的主要工作还是放在政工等领域,可他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位军政全才。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王直又先后担任了华野六纵十六师副政委,三十军八十九师政委等要职。他跟随部队参加了孟良崮等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他带领部队入朝作战的时候,他已经是经历过诸多大风大浪的老革命了,朝鲜半岛糟糕的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过去的许多经历,也让他锻炼出了极强的应变能力。
比如他注意到美军飞机白天会根据炊烟判断志愿军的行踪,晚上则根据做饭的火光判断,当时敌人的这一招使得志愿军做饭都非常困难。
对此,王直就想到了自己南方三年游击战的经历,于是便让部队躲到山洞里生火做饭,并在火堆旁点上蜡烛,还让战士们多捡枯枝,劈成细柴火。
这一番布置后,大家发现生火做饭的烟雾变得非常稀薄,美军的飞机在空中很难发现。可即便如此,每当回想到长津湖战役,王直还是感到有些难受。
再好的布置,也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在部队行军扎营的过程中,基本处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里。有的时候,战士端着枪突然就被冻死了,部队行军还要翻山越岭,大家一路踏着积雪。
走着走着,就发现鞋子里的雪已经被冻住了,许多战士就这样动弹不得,被活活冻死。哪怕王直已经尽全力保障了后勤,89师还是缺乏热水等必需品,这些都成为他心中的一大憾事。
而王直的部队已经是九兵团后勤保障做得非常出色的,非战斗减员已经低成这样,部队的情况还是相当糟糕,其他部队的处境可想而知。
总之,这场长津湖战役远比人们想象得要惨烈,志愿军为了打败美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战争结束后,王直因为在朝鲜的出色表现,又担任了军政委等职务,后来更是成为福建军区副政委。2014年4月7日,王直因病逝世,享年98岁。
发布于:江西省配资炒股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