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调味品不基础,才有基础的成长能力。
近期,调味品行业正迎来一场上市热潮。多家调味品企业正密集传出上市进展,比如西式复合调味品企业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北交所IPO辅导验收,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同时,“藤椒油第一股”幺麻子在北交所的上市辅导备案申请已于8月5日获受理。做川味复合调味料的上市公司天味食品则宣布筹划在港股上市。更近的9月1日,太和坊也在新三板挂牌,宣布要冲刺“冬调第一股”。
图源:网络
和不少企业艰难的上市路相比,百利食品的IPO进程颇为迅速。公司于2025年5月6日在新三板挂牌,同日便宣布拟申请北交所上市。5月9日,广东证监局向百利食品出具辅导备案登记确认书,公司自5月7日开始正式接受招商证券的辅导。
历时约三个月,百利食品已于9月22日通过广东证监局的辅导验收。
根据百利食品的规划,公司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5400万股普通股,募集资金约11.64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全国总部项目建设、亨氏食品智慧工厂项目(一期)以及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据了解,百利食品成立于2012年11月,专注于西式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形成以沙拉酱、番茄调料等酱汁类产品为主导,面包糠、调味粉等粉体类产品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业务格局。
财务数据显示,百利食品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6.1亿元和1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和2.8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1.26%。
当前,调味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转向。
2024年,国内调味品市场规模已达到4981亿元,基础调味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224亿元稳步增至2024年的3716亿元,但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甚至出现零增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迅速攀升,从2019年的85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2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2%。
百利食品作为西式复合调味品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业务定位具有鲜明特色。在西式复合调味品领域,公司已成为能与丘比、味好美、卡夫亨氏、好乐门等国外品牌竞争的少数国内企业之一。
除了百利食品外,其他正在冲刺资本市场的调味品企业也各有特色,均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幺麻子主打藤椒调味油、椒麻味型复合调味料等产品,藤椒油占营收主导地位。天味食品主营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辣酱等。
太和坊的产品以香肠腊肉调料为主导、中式菜品调料和发酵调味品为特色。不过,太和坊也面临产品单一化和区域局限的挑战。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太和坊的香肠腊肉调料产品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70.83%和69.25%。同时,公司销售区域以西南地区为主,占比近90%。
相比近年来传统食品饮料行业难以染指的主板,选择北交所,是不少企业的优选。
北交所制度灵活,上市标准多元、交易市场化,容许有创新能力的消费公司上市,尤其是骑士乳业等公司的成功上市,也鼓舞了不少中小企业的信心。百利食品上市的第一选择也正是北交所,百利从挂牌新三板的同一时间,就决定了向北交所冲刺的目标。
根据北交所上市条件,申报对象需是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因此,不少企业试图通过新三板达到北交所上市的目的。
调味品企业集体谋求上市的同时,行业龙头也已开启更高层次的资本布局。2025年6月19日,海天味业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实现“A+H”双上市平台的调味品企业。
海天味业此次IPO发行价为36.3港元/股,发行2.79亿股,发行规模达14.8亿美元,不仅是2025年全球消费领域规模最大IPO,更创下近25年全球调味品行业融资纪录。
上市首日,该公司股价开盘高开超3%,总市值超4000亿人民币,超越国际同行,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调味品企业。
从百利食品通过北交所IPO辅导,到天味食品筹划港股上市,再到海天味业成功实现“A+H”双平台上市,调味品行业的资本运作正呈现出多层次、全维度的特点。随着更多调味品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行业竞争格局也将从产品市场向资本市场延伸。
配资炒股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